六、閱讀選段,回答問題。
木橋前,沒腿深的水里,站著他們的黨支部書記,那個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漢。
老漢清瘦的臉上淌著雨水 他不說話 盯著亂哄哄的人們 他像一座山
人們停住腳 望著老漢
老漢沙啞地喊話 橋窄 排成一隊 不要擠 黨員排在后邊
有人喊了一聲:“黨員也是人。”
老漢冷冷地說:“可以退黨,到我這兒報名。”
竟沒人再喊。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隊,依次從老漢身邊奔上木橋。
水漸漸躥上來,放肆地舔著人們的腰。
老漢突然沖上前 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 吼道 你還算是個黨員嗎 排到后面去 老漢兇得像只豹子
小伙子瞪了老漢一眼,站到了后面。
1.本段選自《 》作者是( )
2.給文中的空白處加標點。
3.他像一座山。把( )比作( ),既表現出老漢的( )和( ) 與人們在山洪爆發時形成鮮明的( ),又寫出了老漢( )。這座山是人們獲得生的希望的( )。
4.“沖、揪、吼”這是對老漢的( )描寫。從中可以體會到老漢動作( )。
5.讀完選段,在你的心中老漢是個( )的人。
七、閱讀短文,回答問題。
《窮人》節選
漁夫皺起眉,他的臉變得嚴肅、憂慮。“嗯,是個問題!”他搔搔后腦勺說,“嗯,你看怎么辦?得把他們抱來,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!哦,我們,我們總能熬過去的!快去!別等他們醒來。”
但桑娜坐著一動不動。
“你怎么啦?不愿意嗎?你怎么啦,桑娜?”
“你瞧,他們在這里啦。”桑娜拉開了帳子。
1.“熬”是生字,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( ),再查音節( );用部首查字法查( )部,再查( )畫。“熬”是忍受的意思,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2.根據原文的意思,給下列詞語換個意思相近的詞。
嚴肅——( ) 憂慮——( )
一動不動——( )
3.用“ ”畫出描寫漁夫神情的詞語,用“ ”畫出描寫漁夫動作的詞語。
4.“桑娜拉開了帳子”,漁夫又會說些什么呢?請你發揮合理的想象,寫下漁夫的話。
5.讀了這篇文章,你會對桑娜夫婦說些什么呢?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八、閱讀片段,回答問題。
《夏天里的成長》節選
生物從小到大,本來是天天長的,不過夏天里的長是飛快的長,跳躍的長,活生生地看得見的長。你在豆棚瓜架上看綠蔓 一天可以長出幾寸 你到竹子林 高粱地里聽聲音 在叭叭的聲響里 一夜可以多出半節 昨天是苞蕾 今天是鮮花 明天就變成了小果實 一塊白石頭 幾天不見 就長滿了苔蘚 一片黃泥土 幾天不見 就變成了草坪菜畦 鄰家的小貓小狗小雞小鴨,個把月不過來,再會面兒,它已經有了媽媽的一半大。
1.在選段的空白處填上標點
2.這段選文主要寫了 。
3.這些生物在夏天里成長有什么共同特點,哪一句話能說明這一特點?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4.這段主要寫了哪些生物?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5.仿照選段的寫法,寫幾種生物快速的生長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九、閱讀片段,回答問題。
《盼》選段
說來也怪,雨果真像我( )的那樣停了。四周一下子變得那樣( )。我推開窗子,涼爽的空氣撲過來,還帶點兒腥味。路燈照著大雨沖刷過的馬路,馬路上像鋪了一層明晃晃的玻璃;路燈照著路旁的小楊樹,小楊樹上像掛滿了珍珠瑪瑙?捎挈c要是淋在淡綠色的雨衣上呢,那一定比珍珠瑪瑙還好看。我撲到自己的床上,一心想著明天雨點打在雨衣上的事。
1.給“望”“靜”組成詞語,然后填入括號里。
2. 找出文中的一處比喻句。用“ ”畫出。把 比作 。這樣寫的好處是 。
3.用“ ”畫出作者的心理活動,這里寫出了作者 。
4.用“ ”畫出雨后的景象。
十、閱讀《江南春》,回答問題。
千里鶯啼綠映紅,水村山郭酒旗風。
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樓臺煙雨中。
1.為了突出江南春色,詩人選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江南特色的風光景物。
2.詩人筆下的江南春景,鮮明,生動,形象,這種效果是通過哪些寫作手法產生的?請選擇:( )
A.動靜結合 B.視覺、聽覺多角度描寫 C.點面結合
3.結合詩題,展開合理想像,用優美流暢的語言,把詩前兩句所呈現的畫面具體描述出來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4.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?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十一、閱讀選段,回答問題。
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。拿礦物資源來說,它不是上帝的恩賜,而是經過幾百萬年,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。地球是無私的,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。但是,如果不加節制地開采,必將加速地球上礦產資源的枯竭。
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、森林資源、生物資源、大氣資源,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,長期給人類做貢獻的。
但是因為人類隨意毀壞自然資源,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,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,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,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。 1. 本段選自《 》,讀了題目會讓你想起一個成語,這個成語是 。
2. 這兩段話主要說的是什么?( )
A.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是無限的。
B.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是無限的。
C.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有的可以再生,有的不能再生。
D.地球資源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本來可以不斷再生,但人類隨意破壞,就不會再生了,還會給人類帶來災難。
3. 怎樣才能避免文中這種可怕的局面發生呢?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4.畫橫線的句子,讓你想到生活中的哪些現象?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十二、閱讀《伯牙鼓琴》,回答問題。
伯牙鼓琴,鍾子期聽之。方鼓琴而志在太山,鍾子期曰:“善哉乎鼓琴,巍巍乎若太山。”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,鍾子期又曰:“善哉乎鼓琴,湯湯乎若流水。”鍾子期死,伯牙破琴絕弦,終身不復鼓琴,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。
1.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。
⑴方鼓琴而志在太山( ) ⑶湯湯乎若流水( )
⑵巍巍乎若太山( ) ⑷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( )
- 伯牙是傳說中的善彈琴的人,鐘子期是善聽音的人。與此典故相關的成語是____________。
這個成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3.翻譯下列句子。
鍾子期死,伯牙破琴絕弦,終身不復鼓琴,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4.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朋友之間的故事或者名言嗎?可以簡要地寫一寫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